首先各位需要明白,行銷本身的難度並不大,把手裡的產品或者服務進行宣傳,最終吸引到需求者,這就是一次完整的行銷。只是近年來各類宣傳手法的興起,外加行業競爭、競品效應的壓力,行銷手法也逐漸內卷,最終讓很多企業或個人對行銷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在禾田服務客戶的過程裡,我們也遇到過很多對行銷手法或者預算上有諸多疑問或者誤解的情況,這裡也整理成幾個QA,希望能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
Q:我想做產品的行銷,第一步應該是什麼?
A:第一步永遠都是找準你產品的定位還有你所要面向的客群。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客戶自然說辭跟手法都是不同的,行銷最核心的點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正確的客群注意到你產品正確的特點。當一款產品的優點非常多的時候,往往很多人都是一股腦的想把所有的優勢都在一次行銷內容中全部闡述出來,這種缺乏針對性的行銷思路並不會讓不特定的客戶馬上對你的產品產生記憶點。首先要先找準你的產品最大的優勢是面對什麼樣的群體,其次就是明確的利用產品優勢打到客群痛點,最終利用誘導式的宣傳引發客戶共鳴,引導出其他行銷點。
Q:我的產品比較簡單,一般的行銷手法也可以有效果嗎?
A:簡單的產品往往伴隨著汰換率高、易操作或者價格低等特性,在行銷之前要先判斷這些點在面對你預計的客群的時候是屬於優勢還是劣勢。近年來很多電商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也是以快銷品作為優先考量,所以產品簡單可以參考這類電商的行銷策略,優先以性價比跟薄利多銷的思路展開。這類產品並不一定需要複雜的手段進行宣傳或者花大價錢去買版面,競品雖然多但是市場也同樣是廣泛的,這也是簡單的產品所具備的一個優勢。
Q:我有自己的行銷網站或者社媒了,但是感覺沒有任何效果怎麼辦?
A:請各位一定要記住,行銷手法並不是做了就一定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這個疑問我相信也是很多企業或個人非常困惑的一個點,選擇一個行銷通路是為了擴大產品或者服務的宣傳面,但是宣傳不等於成交。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每天從很多地方也看到過很多廣告,被動接受過很多產品信息,但是我們不會因為看到了這些產品的宣傳我們就馬上去消費,因為我們沒有“需求”。做行銷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讓看到的人產生需求,一個是讓已經有需求的人可以找到你,但是這兩個目的都有一個不可控的變量就是“需求”的多少。很多企業或個人做了行銷推廣但是沒有達到既定的效果只是因為產品本身還沒有完全刺激到需求的急迫性,你需要去調整的是觸及痛點的手法,而不是砍行銷預算。
Q:我覺得我產品銷路很好,每天都有很多訂單,我還需要花錢去做行銷嗎?
A:銷路好能說明你的產品客戶需求大,具有非常高的不可替代性,而且存在很多復購客戶。其實行銷思路裡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手法就是客戶反饋,當產品本身的知名度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就可以加入客戶反饋的行銷策略,提高品牌忠誠度。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做行銷,而是可以將行銷的高度提高一個層次,站在客戶以及品牌的角度去進行花費。這個時候通常會建議充分利用社群媒體製造話題跟品牌活動,在維穩老客戶基礎的情況下,培養新客戶的關注。